2005年我的人生再次发生转变,我又重新当上了教师。很多朋友大惑不解地问我为什么要放弃通信公司那么有油水的肥差,跑到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学院过清贫的日子,我每每总有种跟别人说不清楚的苦衷。其实,在我自己内心,是一种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的轻松和愉悦。
记得当时年老多病的父亲闻讯大为高兴!他一直对我在公司里面做生意颇不以为然,觉得当老师才是走正道、务正业!老人思想守旧,观念落伍,情有可原,然而,他的确是名以教书为终身职业的资深中学语文老师,尽管在他一生中有过数次改行做别的职业的机会,却从未动心,坚定不移地站在三尺讲台上,一辈子都很满足,永远以当教师为自豪和骄傲,总觉得当教师是天底下最好的工作。父亲的职业偏好虽有王婆卖瓜甚至对别的职业有“歧视”之嫌,但在经济大潮冲击和席卷一切、很多人一切向钱看的今天,实在罕见。
我的家庭中,我的父亲母亲均是教师,我的一个姐姐和姐夫,一个妹妹和妹夫均是教师。我的朋友圈子里的人也大都是老师,最要好的朋友中科院博士毕业即在北师大执教,有趣的是他与我是世交,他的父母亲都是我的老师,他的父亲还是我的英语启蒙老师。我简直就是生活在教师这个职场圈子里面!
1996年我在北京读完博士研究生,厦门大学两次给我寄来邀请我去执教的信函,当时的我有一种从政的冲动,做了一个让我终身后悔的选择——放弃了南下作大学老师的机会,挤进了党政机关当上了一名机关干部,过了四年“一杯茶,一张纸,上午下午看个够”的机关生活。大院围墙外面的人用一种羡慕的眼光看我,因为他们不了解我,我的内心充满矛盾和苦恼,平淡繁琐的机关工作让我很不适应,微妙复杂的人际关系更让我焦头烂额。我渐渐明白我不能总生活在一种虚荣心的满足中,我应该寻求一种新的自己真正喜欢的工作。我一直渴望走出机关大院。
2000年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,我阴差阳错地走进了一家大型通信公司总部,一下子过上了富裕的生活,身边的人更是对我客气、热情,在北京以及在家乡的亲朋好友都时不时找我帮忙办事,请求我帮他们解决进这家分公司工作的问题,我仿佛成了香饽饽,这大概就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人生价值和意义吧!我很能理解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普通百姓,资源稀缺,想过上好日子殊属不易,自然想方设法地通过各种渠道和途径来求生存、求发展。我自己给公司董事长、总裁写了几年的材料,虽然赢得了一些赞誉,公司上下美其名曰:“笔杆子”,然而,在我内心深处有一种沉重的失落感和危机感。我早过而立之年,我的事业和自我价值到底在哪里?
我回想让我一辈子记忆深刻的我的博士研究生指导老师朱乔森教授,他是著名文学家朱自清先生之子,家学渊源,功底深厚。朱自清先生是清华大学名师,朱老师子承父业,亦一辈子教书。
我平生最幸福的事是考上了朱老师的博士研究生,与朱老师结下了师生之缘。在校期间,老师对我的学业悉心指导,关怀备至。他常常出人意料地来我的宿舍找我,每次刚刚上到楼梯口,就大声呼唤我的名字,我闻讯马上从房间跑出迎接他的到来。他进入我的房间落座,很感兴趣地问我在读什么书籍,他还把我喜欢的书籍借回去看。我慢慢发现,老师的知识面很宽,譬如篆刻和合唱,他都很懂。
老师对我要求很严格,对我的学业悉心指导,关怀备至,用一言一行诠释着“教书育人,为人师表”的真谛。朱老师晚年身患绝症,在高干病房住院治疗,仍然研究学问,笔耕不辍,他常常半躺在一张病床上读书,另外一张病床上堆满了书籍资料。我的博士学位论文也是老师在病房里卧榻伏案,一字一句地推敲和修改出来的。我每次去病房探望,看见老师用功的情景,才真正明白了“春蚕到死丝方尽,蜡炬成灰泪始干”诗句的含义,我的眼泪忍不住流下来!
我感觉老师对我期许很高,他认为我有天分,希望我将来研究学问,传授知识。只是我毕业时未能深刻理解恩师的良苦用心,事后才觉悟,方知辜负了老师的殷切期望。
巧合的是,先父是一名以教书为终身职业的中学语文老师,没有当官,没有发财,没有见过什么世面,也没有享过什么福,教了一辈子书,生活清贫,却十分满足!不管别人看不看得起老师,他永远自我感觉当教师“高人一等”,总觉得当老师才体面、光荣,教书是天底下最好的工作!他教书兢兢业业,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,全部喜怒哀乐贯穿学生的成长过程。一个外地人,在一个少数民族地区教书,山山水水踏遍,青丝变白发,教过的学生无数,有的学生后来当了县太爷,碰见他仍然紧紧握住他的手,动情地喊他“师父”!父亲对他教了一辈子书的地方很有感情,最后终老长眠在那里,没有回到他的故乡。父亲生前一直动员我去大学教书。
其实我人生的第一个职业就是教师,原本就是一名“人类灵魂工程师”。我大学毕业那一年刚好20岁,毫不犹豫地去到家乡的一所中专学校当了三年老师。后来,为了实现继续深造的梦想,我考取了杭州西子湖畔一所著名大学的硕士研究生,三年之后又北上赶考,进入京城一所名校攻读博士学位,真是从一个学校门到另一个学校门!一路走来,亦很不容易,个中滋味,酸甜苦辣,一言难尽,冷暖自知,惟有不变的是书生本色和对知识学问痴迷眷恋的赤子情怀或曰“学习情结”。应当说整整19年的接受教育时光,让我受益终身,同时也让我对学校生活情有独钟,对教师这个职业理解和感受非同一般。
近十年的机关、企业的职业生涯告诉了我,最适合我的地方是学校,最适合我的职业是教师,于是我毅然决然地做出了人生的一个重大抉择,华丽转身,又回到了魂牵梦萦的大学校园!虽然这里已不再是纯粹的象牙塔,围墙很难抵挡外面的喧嚣和浮躁,也不像人们想象那般能过一种闲云野鹤式的田园幽静生活,我却自得其乐,潜心研究,刻苦读书,勤奋写作,认真教学。“学而不厌,诲人不倦”是圣贤教导,也是我行动的指南。作为学校的一名老师,我不可能大富大贵,但是我的精神世界很充实,很安宁。我不和别人攀比收入、靓车和豪宅,我的心里很平衡!关键是,我做我自己喜欢做的事情,我很快乐!
自我重返校园教书,十五年时间不知不觉过去了!如今我早已经过了知天命的年龄,朱老师,还有我的父亲,都已先后作古,我常常在心里深深地怀念他们!我想,他们的在天之灵一定会满意我现在的工作状况。我甚至感觉他们在天堂的眼睛还在注视着我。我会毫不懈怠,执着坚韧,勇敢前行,尽一切可能把自己的才华充分展现和奉献出来,绝不辜负他们的厚望。